自考本科用什么辅导书
1、自考本科都需要用到哪些资料?
一、两寸证件照一般是四张蓝底标准的证件照,照片要求清晰,不披头散发,遮眉毛,以及戴首饰等等。
二、大专毕业证复印件,只有专科毕业后才能申请本科毕业,所以要求大专毕业证复印两张。
三、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,这是网上的有关学历记载与查询的网站上下载的,下载后需复印两张,同时最好是保存一份电子档在自己的手上。
四、身份证复印件,身份证复印件是必须的,一般要求是复印两张。
五、毕业论文、实践、及考试通过成绩单,自考本科时,需要全科都通过才能毕业,所以必要的是有一份通过的成绩单。
2、自考本科需要看什么书,做那些准备?
自考本科不来需要看额外的书,只源要看教材就可以,因为考试的题目都是从教材中出的。在报名的同时可以预订教材。自学考试流程:
1、选择好想学的专业
2、你可以登录当地的教育考试网或自学考试网查询报考简章栏目下:什么时间报名,需要考哪些课程、本次开考那几门课
3、自考没有学历、时间、年龄、户籍的限制。每次考试都安排在双休日。
4、4月和10月报考的同时可以预定教材,(现在网上也有)
5、自考采取学分制,每门课程约70元(包括考务费和书费),可以在报名的同时购买教材,也可以在网上购买,便宜些。
6、第一次报名自考,需要到当地自考办报名,办理准考证,以后就可以在自考网上报名了,当地自考办的地址和电话在自考网上可以查询。
3、大一生自考本科必备教辅书
1,自考无任何限制,小学文凭没有都可以报考,只用身份证或户口簿(16周岁以下无身份证可用户口簿报名)去常住地区招生考试办公室报名。每门课程40元(湖北省)。2,先在省自考网上报名,然后去报考点去确定(一般都是常住地区招生考试办公室)交钱。第一次一定要去报考点交钱办准考证,以后在交通银行办张交行卡在网上报考。3,自考的内容基本上是教辅《自考通》或《一考通》上的重点提示或原题,历年试卷上的考点很多重复考,比较有规律,平时多做教辅习题,考前多做历年试卷和模拟试卷,过关不成问题。4,如果中学基础差就报:行政管理,法律,汉语言文学,学前教育等无数学的专业,这些专业是自考高过关率专业,很多只有初中基础的考生都已过关拿证。5,从2014年开始,湖北省一年就三次(四月,七月,十月)。有的地方是两次。6,一般一次四门全部报满最好。7,自考的难度无法与普通高考和中考相比,基础差的考生报无数学的专业应该可以过关。8,专科和本科可以一起考,考专科是无任何限制的,但是办本科毕业证必需要有专科毕业证。
考试规律总结
1,自考的内容就是教辅《自考通》或《一考通》上的重点提示或原题。多做教辅习题。
2,自考历年试卷上考点有些重复考,最近四年的试卷要多做。模拟试卷要多做。
3,考试前三周死拼教辅。光看教材效果不显著,多关注教辅才是关键。
4,考试难度大的题目占百分三十不到,将简单题和中等题掌握就行了。
5,如果是记忆的话:将每段话的第一句强记住,后面的内容掌握大义即可。文科和理科有区别的,文科宏观性强。只要你答题不跑偏,大义写对就可捞分。
6,多项选择实在拿不了主意:ABCDE全选满,总能碰对几分。
7,考前三周反复做《自考通》或《一考通》,记住重点提示和习题。模拟试卷和历年试卷上的题目每天做一套,力争全面掌控。
最牛自考生(两个完全自学者)
2002年3月19日,14岁的上海少年丁磊,8岁开始自考.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,终于拿到了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,成为我国目前年龄最小的自考本科生(烟台日报2002.3.22) 当我们连夜赶到上海,向他表示祝贺时,见他又在捧着一本厚厚的英文版《编译原理技术与工具》,准备他的下一步计划——考硕攻博。我们在他8平方米不到的寒舍里,听他成长的故事。
2004年3月,14岁的陇原少年王大可,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2004届基础数学硕士研究生。他因此成为北京大学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研究生,被国内许多媒体称为“神童”。全国最小自考生考上北大研究生[4]全国庞大的自考生大军中,年龄最小的是王大可:小学仅上了一个月,9岁自考本科,14岁考上北大硕士研究生。
惊叹之余,不少人难免心存疑惑:他是如何完成中、小学教育的?他有本科文凭吗?
天资聪慧但却从小体弱多病的王大可,直到8岁才上小学一年级。入校没多长时间,他竟然向班主任提出:直接参加六年级的数学考试!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,他按规定的时间答完了六年级的数学试卷,获得满分。
原来,在父母亲的辅导和刻苦自学下,大可6岁时就学完了小学数学,7岁时学完了初中数学,8岁时学完了高中数学,用当年高考满分150分的数学试题测试,他得分146分。
从9岁起,王大可结束了只有个把月的正规学校生活,开始踏上了自学考试之路。到今年6月,王大可通过了自学考试数学专科和本科的全部课程,数学专业课程的成绩都在80分到95分,公共课程的考分在64分与78分之间。
2004年5月21日,在西北师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举行的本科论文答辩中,王大可的毕业论文“传染病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”获得了85分的较高分。专家在他的论文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语:论文中数学模型建立正确,推理清晰,语言表达明确,是一篇相当不错的本科论文。
北大读研
[5]
王大可2004年北大读研时[6]
2004年9月6日,王大可到北大已经快半个月了,已接受了校内和校外的好几家媒体的采访。“一见报,就带来了很多麻烦,以前我就是学习,后来我们楼上的人也开始关心这事了。”他说,接受媒体采访后,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也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。
王大可爸爸也担心孩子接受媒体采访会影响学习,“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,接受媒体采访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都不利。”因怕王大可不会照顾好自己,他爸爸已经在北京呆了半个月了。同时,也限制跟大可在一起的时间,每天只在晚上7时左右陪上王大可半个小时左右,“就是想锻炼一下他的独立能力。”
到北京大学读研是大可的愿望。这次他参加北大研究生考试,原本是想为明年正式考试做准备,没想到顺利过关。考虑到王大可年龄尚小,数学学院专门为他制订了培养计划。
4、自考教育学本科需要买哪些书
自考教育学本科需要买的书籍主要就是教材,包括: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、马版克思主义基权本原理概论、教育统计与测量、中外教育简史、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、发展于教育、心理学、教育管理原理、课程与教学论、德育原理、教育学原理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(二)、教育学毕业实习(实践考核)、认知心理、现代教育技术、语文教育学导论、数学教育学、教育学(二)、心理学、中国教育史、外国教育史、学校管理学等。
5、自考法律本科需要买哪些书籍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
英语(二)
法律文书写作
国际私法
国际经济法概论
合同法
公司法
劳动法
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
知识产权法
婚姻家庭法(一)
外国法制史
中国法律思想史
西方法律思想史
金融法(一)
税法
票据法
保险法
公证与律师制度
房地产法
6、自考辅导书
1,《自考通》或《一考通》是自考教辅的主流教辅。
2,我用的是《一考通》,上面回的重难点提示或答习题很多都是考试内容。历年试卷上的考点很多重复考,比较有规律,平时多做模拟试卷。
3,根据自己的喜好买一套教辅就够了。都还不错。
7、自考和成人考学习需要买什么书
考ACCA可以自学吗?很多接触ACCA的考生都尝试过自学ACCA,但是最后大部分都选择了购买网课或者参加培训班.高顿ACCA小编再送一个2019年考试资料包,可以分享给小伙伴,自提,戳:ACCA资料【新手指南】+内部讲义+解析音频
为什么?因为自学实在是太难了,遇到问题没人帮忙解答交流、学习累的时候没人一起鼓励
等等一系列问题,没有很强大的学习毅力很难做到坚持。
这样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选择购买网课来学习,经济、自由且学习方便。如果经济不差的同学就选择面授了,
可以认识很多小伙伴一起学习,也可以有问题在课堂跟老师沟通解决,从而高效的学习通过考试。
自学ACCA需要用到BPP/KAPLAN教材、练习册以及历年真题、ACCA考官文章、ACCA考官报告、ACCA考试大纲等资料。
ACCA免费的学习资料很多,每个考生的网盘里估计都躺满了从各处搜罗而来的几十个G的资料!!但是有多少是真正打开看过的,有多少是虚有其表,毫无用处的?
为了避免大家浪费时间与精力,我在这个回答里只推荐官方出版的几个有价值的资料,以及下载资源。给大家推荐一个已经考过ACCA的高顿学姐,关于ACCA任何不懂的事情都可以咨询她。不仅能解决ACCA考试问题,还有电子版ACCA试题和ACCA备考资料(点击下图领取):微信ID:ACCAmengyue
一、ACCA历年真题(past exam papers)
东北人有句笑话说: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撸串不能解决的,如果有,那就两顿!!ACCA刷题党看这句话应该觉得很受用啊!!没有什么科目是刷题不能pass的,fail了是因为刷的还不够多!!
二、ACCA考官文章(Technical Articles)
Technical Articles--ACCA考试小组考官编写
要特别提醒各位,Technical Articles的重要性。TechnicalArticles是ACCA考试小组(包括考官和技术专家等)出品,对于大纲中的重点,难点,新增点,学生的薄弱点,教材中阐述不够深入的点以及实务中非常重要的点,专门编写的,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。
准备阶段:押宝心态不可取,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
还要提醒你,不要偷懒,只看几篇押宝并不可取。ACCA总部的考试小组已经说了,所有在线的技术文章都是重要的,如果不重要了,过时了,他们都会撤掉的。所以在线的TechnicalArticles对学习相关知识点准备考试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,要全面学习。
三、ACCA考官报告(Examiner’s Report)
这是ACCA考官对一次考试的评价,一是对考生的表现作出评判,二是反思考试出题的情况,有的考官会很明确的说某个知识点考生答得不好,以后还要加强考察,这就要注意了,加强准备为好。有的时候考官还会说明以后考试的侧重或者考法的变化,这也值得关注。总之,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考官资料,看上一次考试的Examiner’s Report就基本够了。考官报告没有集中下载的资源,大家可以在我们的公众号:ACCA考友论坛,会不定期推送*7的考官动态。
四、ACCA考试大纲(Syllabus and Study Guide)
这是考试大纲,把每门课的知识点详细的列了出来。我一般不经常看这个,因为看这个容易在details中迷失方向,抓不到重点。文字性的Paper我会在考前几天扫一下,看看有没有很大块的知识自己没有复习到的。
以上几个资料,各位自学的考生都需要随时关注并翻看理解!
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
8、自考法律本科,要选哪种辅导书籍好啊?不一定要一套的,要实用的
自学考试的话,要选择自考办指定的教材复习就行了。不需要其它辅导书籍的。但是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历年的考试试题下来模拟一下,知道大约的题型。
9、专科大一自考本科需要准备哪些学习资料 例如教辅书
1,自考无任何限制,小学文凭没有都可以报考,只用身份证或户口簿(16周岁以下无身份证可用户口簿报名)去常住地区招生考试办公室报名。每门课程40元(湖北省)。2,先在省自考网上报名,然后去报考点去确定(一般都是常住地区招生考试办公室)交钱。第一次一定要去报考点交钱办准考证,以后在交通银行办张交行卡在网上报考。3,自考的内容基本上是教辅《自考通》或《一考通》上的重点提示或原题,历年试卷上的考点很多重复考,比较有规律,平时多做教辅习题,考前多做历年试卷和模拟试卷,过关不成问题。4,如果中学基础差就报:行政管理,法律,汉语言文学,学前教育等无数学的专业,这些专业是自考高过关率专业,很多只有初中基础的考生都已过关拿证。5,从2014年开始,湖北省一年就三次(四月,七月,十月)。有的地方是两次。6,一般一次四门全部报满最好。7,自考的难度无法与普通高考和中考相比,基础差的考生报无数学的专业应该可以过关。8,专科和本科可以一起考,考专科是无任何限制的,但是办本科毕业证必需要有专科毕业证。
考试规律总结
1,自考的内容就是教辅《自考通》或《一考通》上的重点提示或原题。多做教辅习题。
2,自考历年试卷上考点有些重复考,最近四年的试卷要多做。模拟试卷要多做。
3,考试前三周死拼教辅。光看教材效果不显著,多关注教辅才是关键。
4,考试难度大的题目占百分三十不到,将简单题和中等题掌握就行了。
5,如果是记忆的话:将每段话的第一句强记住,后面的内容掌握大义即可。文科和理科有区别的,文科宏观性强。只要你答题不跑偏,大义写对就可捞分。
6,多项选择实在拿不了主意:ABCDE全选满,总能碰对几分。
7,考前三周反复做《自考通》或《一考通》,记住重点提示和习题。模拟试卷和历年试卷上的题目每天做一套,力争全面掌控。
最牛自考生(两个完全自学者)
2002年3月19日,14岁的上海少年丁磊,8岁开始自考.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,终于拿到了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,成为我国目前年龄最小的自考本科生(烟台日报2002.3.22) 当我们连夜赶到上海,向他表示祝贺时,见他又在捧着一本厚厚的英文版《编译原理技术与工具》,准备他的下一步计划——考硕攻博。我们在他8平方米不到的寒舍里,听他成长的故事。
2004年3月,14岁的陇原少年王大可,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2004届基础数学硕士研究生。他因此成为北京大学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研究生,被国内许多媒体称为“神童”。全国最小自考生考上北大研究生[4]全国庞大的自考生大军中,年龄最小的是王大可:小学仅上了一个月,9岁自考本科,14岁考上北大硕士研究生。
惊叹之余,不少人难免心存疑惑:他是如何完成中、小学教育的?他有本科文凭吗?
天资聪慧但却从小体弱多病的王大可,直到8岁才上小学一年级。入校没多长时间,他竟然向班主任提出:直接参加六年级的数学考试!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,他按规定的时间答完了六年级的数学试卷,获得满分。
原来,在父母亲的辅导和刻苦自学下,大可6岁时就学完了小学数学,7岁时学完了初中数学,8岁时学完了高中数学,用当年高考满分150分的数学试题测试,他得分146分。
从9岁起,王大可结束了只有个把月的正规学校生活,开始踏上了自学考试之路。到今年6月,王大可通过了自学考试数学专科和本科的全部课程,数学专业课程的成绩都在80分到95分,公共课程的考分在64分与78分之间。
2004年5月21日,在西北师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举行的本科论文答辩中,王大可的毕业论文“传染病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”获得了85分的较高分。专家在他的论文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语:论文中数学模型建立正确,推理清晰,语言表达明确,是一篇相当不错的本科论文。
北大读研
[5]
王大可2004年北大读研时[6]
2004年9月6日,王大可到北大已经快半个月了,已接受了校内和校外的好几家媒体的采访。“一见报,就带来了很多麻烦,以前我就是学习,后来我们楼上的人也开始关心这事了。”他说,接受媒体采访后,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也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。
王大可爸爸也担心孩子接受媒体采访会影响学习,“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,接受媒体采访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都不利。”因怕王大可不会照顾好自己,他爸爸已经在北京呆了半个月了。同时,也限制跟大可在一起的时间,每天只在晚上7时左右陪上王大可半个小时左右,“就是想锻炼一下他的独立能力。”
到北京大学读研是大可的愿望。这次他参加北大研究生考试,原本是想为明年正式考试做准备,没想到顺利过关。考虑到王大可年龄尚小,数学学院专门为他制订了培养计划。